那收音机还是老伴儿在世时买的,有些年头了,外壳都泛黄了。调台的旋钮不太灵光,得小心翼翼地拧,劲儿大了怕拧坏了,劲儿小了又拧不动。可就是这台老伙计,成了我这些年最离不开的伴儿。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它,听着里面的新闻、戏曲,还有那些家长里短的谈话节目,屋子里就好像有了人气儿。
大概是从去年秋天开始吧,收音机里多了好些卖东西的节目。那主持人说话跟抹了蜜似的,一口一个“叔叔”“阿姨”,叫得可亲热了。他们卖的东西五花八门——能治百病的磁疗枕、一贴就灵的膏药、能看见千里之外的老花镜……说得天花乱坠。
起初我也不太信,可架不住天天听啊。那些“专家”讲得头头是道,还有好些“受益者”打电话进去,说得有鼻子有眼的。这个说多年的腰腿疼好了,那个说高血压降下来了。听得多了,我这心里就有些活动了。
真正让我动心的,是那个卖“青藏高原牦牛骨粉”的节目。主持人说这是从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上采来的,纯天然,无污染,对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特别管用。还说什么“原价一千多,现在只要三百九十八”,“前一百名打电话的还送一套保健杯”。我这两年膝盖老是疼,上下楼梯都费劲,儿子带我去县医院看过,医生说是老年性骨关节病,开了些药,吃了也不见大好。
那天早上,我听着收音机里的宣传,手里攥着那部老年手机,手心都出汗了。犹豫了半天,终于还是拨通了那个电话。接电话的是个声音甜甜的姑娘,一口一个“大爷”叫着,问我有什么需要帮助的。我说想买那个牦牛骨粉,她立刻说:“大爷您可真有眼光,这个产品现在卖得可火了,就剩最后几十盒了。”
她问了我的地址,说三天就能送到。我问怎么付钱,她说“货到付款”,快递员送来的时候直接把钱给快递员就行。我一听这个放心了——能见到东西再给钱,应该假不了吧?
那三天,我天天盼着快递来。第四天下午,果然有个穿制服的小伙子骑着摩托车来了,递给我一个纸盒子。我拆开看了看,里面是六个小瓶子,包装倒是挺精致,印着牦牛的图片,还有“青藏特产”的字样。我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四百块钱递给快递员——三百九十八的货款,加上两块钱的运费。那小伙子接过钱,急匆匆地就走了,连个收据都没给我。
当天晚上,我就按照说明开始吃那个骨粉。每天早晚各一次,一次两勺,用温水冲服。味道有点腥,不太好喝,但我想着“良药苦口”,还是坚持喝下去了。
这一喝就是一个月。说实话,膝盖该疼还是疼,一点没见好。我心里开始犯嘀咕了,就给那个卖骨粉的打电话。接电话的还是那个姑娘,听我说没效果,她一点也不意外,反而笑着说:“大爷,保健品嘛,要长期坚持才有效果。您这才吃了一个月,至少要吃三个疗程才行。”
我问她一个疗程多久,她说三个月。我一算,三个疗程就是九个月,还得再买两回,又要花七八百。我这心里就咯噔一下——退休金一个月才一千多,这哪吃得起啊?
更让我生气的是,没过几天,其中一个瓶子里居然发现了细小的黑点,像是发霉了。我赶紧打电话要求退货,这回对方的态度可就变了。先说“食品售出概不退换”,又说“可能是保存不当造成的”,反正就是不肯退。
我急了,说要去消协告他们。电话那头换了个男的,声音凶巴巴的:“大爷,您去告吧。我们这是正规公司,有营业执照的。再说了,您都打开吃过了,怎么退?”
我这才想起来,连个发票都没有,怎么证明是在他们那儿买的?那一刻,我真觉得自己像个傻子。
这事我没敢告诉儿子闺女,怕他们担心,也怕他们说我糊涂。那剩下的五瓶骨粉,我还放在柜子里,没舍得扔——不是还指望它治病,是留着提醒自己,别再上这种当了。
后来我跟村里的老伙计们聊天才知道,上当的不止我一个。老李头花五百多买了个“降压表”,戴了半年血压一点没降;王大妈买了“特效护膝”,说是能发热治病,结果用了两天就不热了……
我们这些老人,就像河滩上的石头,被时代的水流冲来冲去。孩子们不在身边,心里空落落的;身体又一天不如一天,总想着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少受点罪。收音机里的那些声音,正好钻了这个空子。他们叫得那么亲热,说得那么肯定,让我们这些孤单的老人,怎么能不动心呢?
现在,我还是听收音机,但一听到卖药卖保健品的,就赶紧换台。有时候调台的时候,我会想起老伴儿在世时常说的一句话:“天上不会掉馅饼,地上处处是陷阱。”可惜,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,已经交了“学费”了。
那台老收音机还在床头,吱吱呀呀地响着。只是我再也不会相信里面那些甜言蜜语了。也许,它本来就应该只是个说话解闷的伙伴,不该成为买药看病的指望。
夜深人静的时候,我常常想,要是孩子们能多打几个电话回来,多回家看看,也许我们就不会去相信收音机里那些虚情假意的“关心”了。可是这话,我又怎么说得出口呢?他们都忙,在城里打拼也不容易。算了,还是自己多长个心眼吧。
只是有时候摸着那几瓶已经过期的骨粉,心里还是会一阵阵地发酸——不是心疼那几百块钱,是心疼我们这些老人那份轻易就交出去的信任,怎么就那么不值钱呢?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芒果经典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芒果经典
热门排行
阅读 (119)
1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103)
2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阅读 (101)
3曾共看的日落,成单人余晖阅读 (100)
4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71)
5从外卖员到创业老板,他用汗水换来了成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