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,我和闺蜜小雅约在常去的咖啡馆。暖气开得足,她脱了外套,里面穿着一件质感极好的丝绒睡衣,光泽温柔,看着就舒服。我随口夸了一句,她立刻来了精神,凑过来说:“好看吧?我现在在做这个牌子的床上用品代理,四件套、被子、枕头啥都有,品质没得说!”她掏出手机,给我看她的代理后台,那一串串数字看得我眼花——“你看,这个月光这一款法兰绒四件套,我就出了五十多套,利润这个数。”她比划了一个手势,让我心里一跳,那几乎抵得上我小半个月的工资了。
我心动了。那段时间,我正对按部就班的办公室工作感到厌倦,每天对着电脑屏幕,处理不完的表格和邮件,总觉得生活缺了点什么,特别想搞个副业,能有点额外收入,也给平淡的日子添点波澜。小雅是我最好的朋友,认识十几年了,她的话,我天然就信了八分。她描绘的前景太诱人了:时间自由,动动手指就能赚钱,自用还能省钱,简直就是为我这种又想赚钱又怕麻烦的职场妈妈量身定做的。
“放心吧,姐们儿还能坑你?”小雅拍着胸脯,“我们这牌子,虽然不是什么国际大牌,但用料、做工都是一流的,回头客特别多。你人缘好,朋友圈发发,一开始让亲戚朋友支持下,很快就能打开局面。我手把手带你!”
就这样,我几乎没怎么犹豫,就跳进了这个“床上用品代理”的坑。现在回想起来,当时的我,就像被一个美好的泡泡包裹着,只看到了反射的七彩光芒,却完全忽略了它一触即破的本质。
代理费交得不低,几乎花掉了我一个月的薪水。交完钱,我正式成为了所谓的“合伙人”。小雅把我拉进了一个几百人的大群,里面全是各级代理。群里每天热闹非凡,不是这个“姐妹”晒大额订单截图,就是那个“导师”分享又招到了几个新代理的成功经验,配上各种烟花、鼓掌的表情,一派欣欣向荣。我的上级,也就是小雅,发给我一大堆产品图片、宣传文案和所谓的“营销技巧”压缩包。我像打了鸡血一样,熬夜研究,把那些精美的图片和充满诱惑力的文案——什么“睡在云端的感觉”、“裸睡级的享受”、“给家人最好的呵护”——存了满满一手机。
接下来,就是囤货。这是我最傻,也是最后悔的一步。小雅和群里的“导师”们不断灌输:“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!”“现货发货快,客户体验好,才能形成复购!”“刚开始就得有点魄力,囤点货,自己用着也方便,送人也体面。”我被这种氛围彻底洗脑了,加上看到群里那些真假难辨的“爆单”截图,一咬牙,几乎投入了我和老公攒下来准备换车的大部分积蓄,按照“导师”推荐的“爆款组合”,进了一大批货。
当十几个大纸箱堆满我家次卧的时候,我心里是满满的踏实感和期待。我抚摸着那些包装精美的四件套,触手柔软,花纹精致,仿佛摸到的不是布料,而是未来滚滚而来的财源。我甚至已经想好了第一笔利润该怎么花:给女儿报那个她心心念念的绘画班,给老公换一部新手机……
美梦,是从我发出第一条朋友圈广告时开始破裂的。
一开始,亲戚朋友还给点面子,关系近的几个闺蜜、我爸妈、姑姑婶婶,都支持下单买了一套。那几天,我每天都能接到几个零散订单,虽然利润微薄,但总算开了张,我心里还挺美。但亲戚朋友的资源是极其有限的,很快,我的朋友圈就无人问津了。无论我一天发多少条,变换多少种文艺的、亲民的、促销的文案,点赞和评论都寥寥无几,更别提下单了。
我尝试了所有我能想到的办法。组建微信群,发红包拉人,开始在群里介绍产品,应者寥寥,没几天群就死了。学着做短视频,拍我铺床单、展示面料细节的视频,累得满头汗,播放量始终卡在两位数。我还鼓起勇气,去小区附近的幼儿园、广场舞场地跟宝妈、阿姨们搭讪推荐,换来的大多是礼貌而疏远的微笑,或者一句“谢谢,不需要”。
那间次卧,从我的“梦想仓库”,慢慢变成了我的心病。每次推开门,看到那一摞摞堆到天花板的箱子,心里就堵得慌。它们像一座沉默的大山,压得我喘不过气。原本温馨的小房间,因为堆满了货,显得逼仄、压抑,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布料和纸箱混合的、略带沉闷的气味。
我开始失眠。躺在床上,脑子里反复盘算着:这批货的成本是多少,积压了多久,如果再卖不出去,资金链就彻底断了。老公虽然没直接埋怨,但好几次欲言又止,看着次卧叹气的样子,比直接骂我还让我难受。家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,以前饭桌上总有说有笑,那段时间,却常常只剩下碗筷碰撞的声音。
最让我难受的,是和小雅的关系。我忍不住去问她,为什么我的货卖不动。一开始她还耐心回复,让我别急,坚持发圈,多加点人。后来,我问题问得多了,她回复得越来越慢,语气也越来越敷衍。有一次,我实在焦虑,跟她算了一笔账,说再这样下去要亏死了。她居然回了我一句:“哪个创业是容易的?你这才刚开始,心态要放平。是不是你的方法不对?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。”
这句话,像一根针,扎得我心口生疼。我第一次对她,对我所选择的这条路,产生了深刻的怀疑。我重新点开那个曾经让我热血沸腾的代理大群,用冷静下来的眼光去看,才发现很多不对劲。那些晒单截图,很多像素低劣,像是反复转发保存的;那些喜报,台词都差不多,像是复制粘贴的;那些“导师”,永远在鼓励你升级、囤货,却从不提供任何实质性的、落地的销售指导。我猛然意识到,我可能陷入了一个可怕的陷阱:这个模式的利润,根本就不是来自终端消费者,而是来自于一个个像我这样,被美好愿景吸引进来,不断囤货的下级代理!
这个认知让我浑身发冷。我所谓的“创业”,不过是在为我的上级,甚至上上级的“业绩”做贡献。我囤的货,根本不是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商品,而是这个传销式链条的“入场券”和“牺牲品”。
认清真相后,我有过一阵剧烈的愤怒和崩溃。我恨小雅的隐瞒,更恨自己的愚蠢和贪婪。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哭了整整一个下午。但哭解决不了问题,那一屋子货是实实在在的。
我必须自救。我开始疯狂地想方设法清货。我在各种二手平台打折出售,价格低到几乎是成本价的一半,只求回笼资金。我联系之前买过东西的亲戚朋友,实话实说,请求他们帮忙问问身边有没有人需要,可以给到最低的“友情骨折价”。我甚至硬着头皮,在周末拉着一个小拖车,跑到离家很远的、管理相对宽松的夜市去摆地摊。冬天的晚上,寒风刺骨,我裹着厚厚的羽绒服,站在路边,看着人来人往,鼓起勇气吆喝。有时一晚上也卖不出一套,还要应付城管驱赶,那种辛酸和窘迫,至今想起来鼻子都发酸。
这个过程极其缓慢,像蚂蚁搬家一样。每卖出一套,我心里的大石头就好像被凿下一点点碎屑。我没有计算最终到底亏了多少钱,那个数字我不敢去细算,那不仅是金钱的损失,更是对我自信心和判断力的一次重创。
现在,那间次卧终于清空了,恢复了它原本作为书房兼客房的功能。阳光能重新洒满整个房间,照在空荡荡的地板上。看着这一切,我心里百感交集。
这件事像一场高烧,烧退之后,留下了深刻的免疫力。我不再轻易相信任何“躺赚”、“暴利”的神话。我明白了,赚钱没有捷径,任何看似轻松的成功背后,要么有深厚的积累,要么就有你看不到的陷阱。人脉和友情,在利益面前,有时候真的很脆弱。
我和小雅,后来渐渐疏远了。我们没有争吵,只是默契地不再联系。偶尔在朋友圈看到她的动态,依然在晒着精致的生活和“事业”的新高度,但我已经能平静地划过去了。那段被货物填满、被焦虑笼罩的日子,成了我人生中一堂昂贵又沉痛的实践课。它教会我,梦想很丰满,但现实很骨感。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别人描绘的蓝图上,不如踏踏实实,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自己的路。
那满屋的床上用品,最终没有让我和家人睡得更香,反而让我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。它们曾经是我梦想的载体,最后成了我教训的纪念碑。还好,梦醒了,路,还得自己往前走。只是这一次,我会看得更清,走得更稳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芒果经典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芒果经典
热门排行
阅读 (89)
1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75)
2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70)
3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阅读 (69)
4曾共看的日落,成单人余晖阅读 (58)
5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