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果经典芒果经典

他的好,只是刚开始的假象

    直到现在,我还能清晰地回忆起第一次见到他的场景。那是三月的午后,阳光透过咖啡馆的玻璃窗,在他身上洒下一层柔和的光晕。他穿着干净的白色衬衫,袖口整齐地卷到手腕处,笑起来眼睛弯成好看的弧度。

    “你好,我是林。”他伸出手,手指修长干净。

    那一刻,我心里有个声音轻轻说:就是他了。

    起初的每一天,都像是活在童话里。他会记得我随口提过喜欢的那本书,下次见面时悄悄放进我包里;知道我加班,会准时送来热乎乎的汤;我半夜发条失眠的朋友圈,他两分钟后就打来电话:“睡不着的话,我陪你聊聊天。”

    朋友们都羡慕我找到了完美男友。我也这么认为,甚至开始想象和他共度余生的样子。

    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?大概是在一起三个月后。

    那是个周末的早晨,我兴高采烈地计划着去新开的美术馆。他却躺在床上刷手机:“太累了,不想出门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我们上周就说好了啊。”我有些失望。

    他突然坐起来,语气里带着我不熟悉的烦躁:“你就不能自己找点事做吗?非要什么都黏在一起?”

    我愣住了。这是那个曾经因为我一句“想见你”就穿越半个城市来找我的人吗?

    从那天起,类似的事情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他不再及时回复我的消息,有时隔一整天才回个“忙”。我问他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,他说我想太多。一起吃饭时,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看手机。我说话,他心不在焉地“嗯嗯”应付。

    最让我难过的是我生日那天。他完全忘了,直到晚上十点才发来一句:“今天是你生日?抱歉,最近太忙了。”

    我握着手机,眼泪止不住地流。那个曾经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悄悄准备惊喜的人,如今连我的生日都忘了。

    但我还在为他找理由——他工作压力大,他需要空间,感情总会从热烈走向平淡...

    直到那个雨夜。

    我急性肠胃炎发作,疼得直冒冷汗。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他打电话。响了七八声后,他终于接了,背景是嘈杂的音乐声。

    “我在陪客户,你自己叫个车去医院吧。”他的声音冷漠而遥远。

    “可是我真的很难受...”

    “大家都是成年人了,别这么娇气。”

    电话挂断的嘟嘟声和窗外的雨声混在一起,冰冷刺骨。最后是室友送我去医院的。在急诊室挂水时,我看着点滴一滴滴落下,忽然明白了什么。

    出院后,我约他见面。他迟到了半小时,没有任何歉意。

    “我们分手吧。”我说。

    他愣了一下,然后笑了:“就因为那天没陪你去医院?至于吗?”

    我没有解释。有些瞬间,一句话一个眼神,就足以让人看清全部真相。他那些所谓的好,不过是恋爱初期的表演。当新鲜感消退,当不再需要费心取悦,真实的模样便显露无遗。

    分手的过程比想象中平静。他没有挽留,这反而让我更加确信自己的决定。

    有段时间确实很难熬。我会在深夜醒来,习惯性地看手机有没有他的消息;走过一起走过的街道会鼻子发酸;听到某首歌会忍不住流泪。

    但慢慢地,我发现生活并没有因为失去他而变得糟糕。相反,我有了更多时间读书、画画、陪家人朋友。我重新捡起了因为恋爱搁置的摄影爱好,周末背着相机到处走走停停,拍下了许多美好的瞬间。

    一个月后,我在整理手机相册时,翻到一张他睡在沙发上的照片。阳光照在他脸上,那么安静美好。若在以前,我一定会因为失去这样的画面而心痛不已。但那天,我很平静地按下了删除键。

    原来,我怀念的不是他,而是那个曾经被温柔对待的自己。

    如今距离分手已经过去半年。偶尔从共同朋友那里听说他的消息——他很快有了新恋情,对新的她同样无微不至,就像当初对我那样。

    朋友替我抱不平:“他怎么能这样?这么快就对别人好?”

    我笑了笑,没说什么。因为我知道,那份好只是刚开始的假象。时间终会揭穿一切,就像它曾经为我做的那样。

    这段感情让我明白,真正珍贵的不是一个人在最好时能对你多好,而是在他最累最烦的时候,仍舍不得对你太差。爱情不是短暂的表演,而是漫长的相守;不是完美无缺的假象,而是真实相对的勇气。

    现在的我,学会了在感情里保持清醒,不再轻易被表面的好所迷惑。我会耐心等待那个愿意在我面前展现真实自己的人——有优点也有缺点,会温柔也会发脾气,但始终真诚,始终如一。

    因为只有真实,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;只有经过风雨洗礼依然不变的心,才值得托付余生。

    而那些最初的美好,就让它留在记忆里吧,像一枚书签,标记着成长的一页。它提醒我,既要相信爱情,也要看清真相;既要勇敢去爱,也要懂得适时放手。

    生活就是这样,总要经历一些错的人,才能明白什么是对的感情。而所有的失去,最终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归——它让我成为了更完整、更通透的自己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芒果经典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