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果经典芒果经典

40岁被公司优化,做自媒体半年有了稳定收入

    那感觉,现在想起来,心口还堵得慌。

    那天下午,阳光挺好,透过办公室的玻璃窗照进来,暖洋洋的。我刚把手里一个项目结了,正盘算着晚上吃点什么,部门经理老李走了过来,脸上挂着那种我从未见过的、混合着尴尬和公事公办的表情。

    “老王,来一下会议室吧,有点事跟你聊聊。”

    我心里“咯噔”一下。那种氛围太熟悉了,前两个月优化掉小张和小刘的时候,就是这么个流程。只是我总侥幸地觉得,我四十了,在公司干了十二年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怎么也不该轮到我。

    可现实就是这么不讲情面。会议室里,除了老李,还有HR的同事。一套标准说辞,“公司战略调整”、“组织架构优化”、“感谢您多年的贡献”、“会提供法定的补偿”……每一个字都像冰锥子,扎得我耳朵生疼,脑子嗡嗡的。我看着老李的嘴一张一合,后面具体说了什么,其实已经听不太清了。只记得最后,他拍了拍我的肩膀,说:“老王,出去闯闯也好,你能力是有的。”

    我拿着那个装着离职协议和补偿说明的信封,回到工位,手脚都是冰凉的。周围的同事都默契地低着头,假装忙碌,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声的同情和一丝兔死狐悲的庆幸。我用了十几年的水杯,桌角那盆半死不活的绿萝,还有电脑屏幕上还没来得及关掉的报表……这一切,在几个小时后,就都与我无关了。

    四十岁,一个无比尴尬的年纪。说老不老,说小绝对不小。房贷要还,孩子上初中正是用钱的时候,父母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。这突如其来的“优化”,像抽掉了我人生台阶最重要的一块砖,整个人瞬间就失重了,往下掉。

    头一个月,我根本不敢跟家里说实话。每天还是按点出门,假装去上班。其实就是在公园里发呆,在图书馆耗着,或者漫无目的地坐公交车,从起点坐到终点。投出去的简历,大部分石沉大海,偶尔有几个面试,谈到最后,对方总会委婉地问:“您这个年纪……对于加班和适应新技术怎么看?”我知道,他们嫌我贵,嫌我“油”了,不如年轻人好使唤。

    那段时间,是我人生最低谷。自信心被彻底击碎,感觉自己成了一个被社会抛弃的、毫无用处的废物。晚上失眠,看着身边熟睡的妻子,心里充满了愧疚和恐慌。她似乎有所察觉,但什么也没问,只是默默地给我杯子里添上热水。

    转机,说起来有点可笑,来自于我那个唯一的爱好——琢磨做菜。

    我一直喜欢在厨房里捣鼓,朋友圈里,我发的菜谱和成品图,点赞总是最多的。被优化后,时间大把,我就更沉迷于此了。有一天,我照着一位美食博主的视频复刻了一道红烧肉,结果惨不忍睹。我气不过,在下面留了条长评论,从火候、糖色讲到选肉,分析它为什么可能失败,还附上了我自己以前成功的照片。

    没想到,第二天醒来,我的手机炸了。那条评论被顶到了最上面,下面有几百条回复,全是问我具体怎么做,求我出详细教程的。那个博主还私信我,半开玩笑地说:“兄弟,你比我专业啊,你来干算了。”

    一个念头,像电光石火一样闪过我的脑海:我为什么不能试试呢?

    以前也想过做自媒体,但总觉得那是不务正业,是年轻人玩的东西。可现在,我还有什么可失去的呢?

    说干就干。我用了最笨的办法。没有专业的相机,就用手机拍。不会剪辑,就在网上找免费教程,一个按钮一个按钮地学。我把家里那张旧餐桌当成操作台,架起手机,就开始录制我的第一道菜——“零失败家常红烧肉”。

    第一次对着镜头说话,舌头像打了结,短短几分钟的视频,我录了整整一个下午,NG了不下五十次。剪辑更痛苦,常常熬到后半夜。妻子发现了我的“秘密”,她没有埋怨我“不务正业”,反而成了我的第一个观众和忠实粉丝,帮我听哪里口齿不清,看哪个步骤不连贯。

    那个视频发出去,头两天几乎没什么水花。我隔几分钟就刷新一下,看着个位数的播放量,心里凉了半截。直到第三天,不知道被哪个大V转了一下,播放量开始指数级增长,评论和私信也多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up主讲得太细了!第一次做就成功了!”
    “声音好温柔,像我爸爸在教我做饭。”
    “一看就是老厨师了,经验之谈,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实用多了!”

    看着这些温暖的留言,我眼眶有点湿。那种被需要、被认可的感觉,已经离开我太久太久了。

    我慢慢找到了节奏。我不像那些年轻博主追求快节奏、强刺激。我就定位在“一个四十岁大叔,教你踏踏实实做家常菜”。我的视频没有夸张的标题和封面,就是老老实实记录从洗菜、切配到烹制的全过程,中间会穿插很多我失败过的教训和小窍门。比如,怎么判断油温,怎么给肉焯水去腥更彻底,什么样的土豆炖出来更软糯……

    我把我这四十年来,在生活和工作里积攒的那点耐心、细致和条理性,全都用在了这上面。选题、写稿、拍摄、剪辑、回复评论……我把它当成一份全新的、正式的工作来对待。

    坚持了三个月,粉丝慢慢涨到了几万。开始有小的广告商找来,虽然钱不多,但那是希望。半年的时候,我接到了一个厨具品牌的长期合作,加上平台的流量分成和一些私人的厨艺指导,算下来,月收入竟然稳定地超过了我在公司时的工资。

    我记得特别清楚,那天晚上,我拿着手机上的入账短信给妻子看。她看着那串数字,愣了好几秒,然后抬头看着我,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了。她抱着我,又哭又笑,说:“我就知道你可以的!我就知道!”

    那一刻,所有的焦虑、委屈和辛苦,都觉得值了。

    现在,我依然每天在厨房里忙碌,对着手机镜头絮絮叨叨。但心态已经完全不一样了。我不再是那个被“优化”掉的、惶惶不可终日的失业者。我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,一个能用我的经验和双手,创造价值也养活家人的位置。

    回头想想,被公司优化,像是一场毫无准备的坠落。但在坠落的过程中,我被迫睁开了眼睛,看到了另一条以前从未留意过的小路。这条路,是我自己用一碗饭、一锅汤,一步一步走出来的。它不那么宽敞,也不那么轻松,但它让我踏实,让我觉得,我这四十年的饭,没有白吃。

    四十岁被优化,不是终点。它可能只是生活看你太累了,或者走偏了,用一种比较粗暴的方式,逼你换一个赛道,或者,干脆给你一块荒地,让你学会自己种粮食。这个过程很痛苦,但熬过来之后,你会发现,你比想象中更坚韧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芒果经典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