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万块,对有些人可能不算什么,但对我这个月薪四千的普通职员来说,差不多是八个月的工资。那天晚上我看着记账本上的数字,整夜没合眼。天亮时我做了一个决定:一年内,不仅要还清这三万,还要攒下一点钱。
第一份工是本职,在一家小公司做行政,朝九晚五,月休六天。第二份工我选了个完全不同的——送外卖。不是因为送外卖赚得多,而是时间灵活,随时可以上线。我还记得第一次接单时的窘迫:不熟悉路线,找不到小区楼号,超时被扣钱。那天下雨,保温箱里的餐盒倒了,汤汁洒得到处都是。我站在街角,看着被雨水打湿的手机屏幕,第一次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到。
但改变发生在第三个月。我摸清了周边所有小区的最佳路线,知道哪个写字楼允许外卖员坐客梯,哪个商场后门可以节省五分钟。更重要的是,我学会了“拼单”——同时接顺路的好几个订单,这样每小时的收入能增加近一倍。那个月,我送外卖赚了四千二,加上工资,还了朋友五千。
朋友收到转账后打来电话:“不用这么急,真的。”我笑着说:“没事,最近公司效益好。”没告诉他我在送外卖。不是要面子,是不想让他有心理负担。
生活节奏完全变了。周一到周五,白天上班,晚上送外卖到十点;周末两天,从早上七点送到晚上十一点。唯一的休息时间是周日下午三点到五点,这两个小时我雷打不动地去图书馆,不是为了看书,是那里的沙发舒服,可以补个觉。
最累的时候,我能在等红灯的三十秒里睡着。有一次真的睡着了,直到后面的车按喇叭才惊醒。那天回家后,我给自己定了硬规矩:再累也不能在车上睡。
七月的那个中午,我现在还记得。气温三十八度,我接了个远距离订单,送完时感觉头晕眼花。坐在路边树荫下,我打开保温杯喝水,手抖得厉害。那一刻,我突然很想放弃——为什么要这么逼自己?分期慢慢还不也一样吗?
可当我抬头,看见对面商场外墙上的大字“责任”二字(那是某个保险公司的广告),我笑了。是啊,我在做的不过是最简单的事:欠债还钱。这世上多少人背负着比我沉重得多的担子,还在坚持。
转折发生在九月。送了半年外卖,我注意到一个现象:下午两点到四点订单特别少,但很多上班族其实想喝下午茶。于是我和常去取餐的一家甜品店老板商量,我帮他推广下午茶套餐,每单提成五元。老板同意了。我利用自己对写字楼的熟悉,印了些简单传单,重点推广“办公室下午茶”。效果出乎意料地好,第一个月,光提成就拿了八百多。
这件事让我开了窍。原来单纯用时间换钱是有上限的,得想办法提高单位时间的价值。后来我又帮两家餐厅做了类似的推广,收入结构慢慢改变了——送单收入占七成,推广提成占三成。
十月,我还清了两万。朋友约我吃饭,我依然穿着外卖服去的——吃完饭还得跑几单。他看着我被晒得黝黑的脸,终于问:“你是不是在兼职?”我点点头。他没再多问,只是临走时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。那种理解,比任何语言都让人温暖。
最冷的那几天,我给自己买了件厚羽绒服。站在镜子前,我发现自己比一年前瘦了十五斤,但眼神里的东西不一样了——少了些迷茫,多了些坚定。
今年春天,刚好是借钱一年后,我约朋友出来,把最后一万块转给他。转账成功后,我打开手机银行给他看余额——还完三万后,我居然还攒下了八千多。他愣住了,然后我们俩像傻子一样在咖啡馆里大笑。
这趟“还债之旅”让我明白了几件事:第一,人的潜力比想象中大得多,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逼自己一把;第二,赚钱不仅要努力,还要动脑筋,找到事半功倍的方法;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,诚信和责任感真的能变成力量。每次想偷懒时,想到朋友对我的信任,就又有了动力。
现在,我还是在做两份工,但已经不用那么拼命了。送外卖成了我与这座城市对话的方式,我熟悉每条小巷、每个角落。而那家甜品店,我入股了一小部分,成了真正的小股东。
三万块钱,教会我的远不止如何还债。它让我知道,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,只要肯低下头、弯下腰,一步一步地往前走,再远的距离也能到达。而那些在风雨中奔波的日子,那些在深夜里数着星星回家的时刻,都成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记忆。它们告诉我:你比想象中更坚强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芒果经典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芒果经典
热门排行
阅读 (102)
1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91)
2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85)
3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阅读 (83)
4曾共看的日落,成单人余晖阅读 (66)
5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