轻手轻脚起床,怕吵醒里屋还在睡的妻子和孩子。厨房里,我边烧水边打开冰箱,看了眼昨天剩下的草莓筐。还有小半盒没卖完的,捏起一颗尝了尝,甜是甜,但放了一天,表皮已经有点发皱,水分也不那么足了。这样的草莓,绝对不能留给客人。
做水果生意十年,我最清楚:草莓这东西最娇贵,放不住。今天的新鲜草莓是宝,明天的就可能是草。
泡了杯浓茶,在店里的小桌前坐下。打开那个用了五年的笔记本,封皮已经磨得发白。翻到“草莓”那一页,上面密密麻麻记着——上周这个时候,我进了八十斤,下午四点就卖完了,好多老顾客没买到,直说可惜;前天进了六十斤,却剩了十来斤,只好降价处理。明天天气预报说是个大晴天,逛街的人多,而且小学要开运动会,很多家长会来买水果给孩子带去吧。
心里大致有了数,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:基础量八十斤,再加二十斤预备量。要是订多了,实在卖不完,晚上可以做成草莓盒饭,半价出售,总比烂在手里强。
六点整,手机响了。是老王,我的草莓供应商,他在城郊的草莓基地种了十几年草莓。我们的通话总是这个时间,像闹钟一样准。
“老弟,今天要多少?”老王那边有风声,他应该已经在棚里忙活了。
“王哥,要一百斤。今天摘的果怎么样?”
“放心吧,昨天太阳好,糖分上得足。现在正熟的这批红颜,个个都红到蒂把儿了。”电话那头传来塑料筐碰撞的声音,“我这就让人去摘,专挑大小均匀、八分熟的,保证到你店里还是硬挺的。”
八分熟——这是我们之间的暗号。全熟的草莓经不起运输,七分熟的又不够甜,八分熟正好,今天摘,明天卖,到客人手里时就是最佳状态。
“对了,”老王补充道,“今天有几个特别好的,我单独给你留了两箱,是心形的,颜色也正。你摆在最显眼的地方,那些年轻人就喜欢这种,拍照好看。”
我心里一暖。做水果批发的人很多,但像老王这样懂我们零售端需求的,真的少见。
挂了电话,我又拨通了另一个号码。这是备选方案,做水果店不能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。老王的草莓好是好,但万一他的棚里出了状况,我得有后手。
“小赵,今天你那的奶油草莓怎么样?”
“刘哥,正要跟你说呢,今天的不错,香味特别浓。要多少?”
“先订三十斤备用,如果中午前需要,我再给你电话。”
这种备选订单我们之间有默契——如果我中午前没确认,他就可以卖给别人。既不会让他为难,也给我自己留了条退路。
所有这些电话打完,还不到六点半。这时我才感觉肚子饿了,从柜台底下拿出昨天买的馒头,就着凉掉的茶水吃起来。馒头有点硬,但心里踏实了——明天的草莓货源算是落实了。
其实刚开店那会儿,我在订货上吃过不少亏。最惨的一次是情人节前一天,我赌年轻人会买草莓表达爱意,一口气进了两百斤。结果那天下大雨,街上没人,眼睁睁看着草莓一天天软下去、烂掉,最后倒掉的时候,妻子偷偷抹眼泪。那批草莓,我们白干了一个月。
从那以后,我学会了看天气预报、看黄历、看学校校历,甚至看附近商场的促销活动。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事,都影响着第二天会有多少人走进我的小店。
八点钟,店员小张来上班了。我特意叮嘱他:“明天草莓会来得早,你把最中间那个货架清出来,垫上新的软布。摆草莓的时候,一定要带手套,轻拿轻放。”
“老板,你每次都这么仔细。”小张笑着说。
“草莓这东西,你对她好,她才会对你好。”我说着,从柜台下拿出一个小盒子,“这是昨天挑出来的几个过熟草莓,虽然样子不好看了,但特别甜,你带回去给女儿吃。”
小张愣了一下,接过盒子时眼睛有点红。他女儿上小学三年级,最喜欢草莓,但小张工资不高,平时舍不得买好的。我知道,所以经常把这些不能卖但还能吃的水果给他。
这可能也是老王愿意把最好的草莓留给我的原因吧。去年冬天,他母亲住院,店里正忙走不开,我还是抽空去医院看了两次,第二次还悄悄在枕头下塞了个信封。钱不多,是个心意。后来老王知道了,什么都没说,只是从那以后,送来的草莓总是比别人家的更新鲜、更整齐。
有时候想想,我订的哪里只是草莓啊。这一通通电话,一次次计算,背后是那么多人的生计——老王的基地有十几个工人等着发工资,小张要靠这份工作供女儿读书,而我呢,要养家,要付房租,要在这个城市站稳脚跟。
下午三点,老王的送货司机来了。我赶紧迎出去,打开车厢一看,整整齐齐的塑料筐里,草莓红得发亮,个个都戴着翠绿的帽子,散发着淡淡的果香。随手拿起一个,轻轻一捏,结实饱满;咬一口,汁水立刻涌出来,甜中带一点点酸,正是最新鲜的味道。
“王哥特意交代,这是今天最早摘的一批。”司机说。
我点点头,心里有数。称重、验货、签字,一套流程走完,我给老王发了条微信:“草莓收到,很好。”
他回了个笑脸。
明天,这些草莓会摆在店里最显眼的位置,被精心挑选,被细心包装,被不同的人带回家。可能是妈妈买给放学的孩子,可能是年轻人买给恋人的惊喜,也可能是老人难得奢侈一回,尝尝春天的味道。
而我现在要做的,是把这些草莓小心地搬进冷库,调到最合适的温度。不能太低,会冻伤;不能太高,会熟过头。就像对待所有珍贵却易碎的东西一样,需要恰到好处的呵护。
夜幕降临,我最后检查了一遍店里的陈列,锁上门。回家的路上,手机响了,是妻子问我几点到家,说孩子想我了。
“马上就到。”我说着,抬头看了看天。明天,应该是个好天气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芒果经典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芒果经典
热门排行
阅读 (119)
1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103)
2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阅读 (101)
3曾共看的日落,成单人余晖阅读 (100)
4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71)
5从外卖员到创业老板,他用汗水换来了成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