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果经典芒果经典

我加班到深夜,他在公司楼下等我,车里放着热好的饭菜

    那天晚上加完班,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。整栋办公楼静悄悄的,只有我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。推开沉重的玻璃门,一股冷风扑面而来,我不由得打了个寒颤,把单薄的外套又裹紧了些。

    十一月的北京,深夜的温度已经降到零下。路灯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清冷,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。我站在路边准备叫车,心里盘算着回到家要几点——洗漱完估计快三点了,明天还要早起开会。想到这里,疲惫感像潮水一样涌上来,几乎要把我淹没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远处有车灯闪了两下。我眯起眼睛望过去,那辆熟悉的白色SUV就停在公司对面的路边。心里咯噔一下,不会吧?他不是说今晚要早睡吗?

    小跑着穿过马路,我凑近车窗。果然,他靠在驾驶座上睡着了,头歪向一边,手机还亮着,屏幕上是我们白天的聊天记录——我跟他说今晚要加班到很晚,让他别等我了。

    我轻轻敲了敲车窗。他猛地惊醒,看到是我,立刻露出了笑容,伸手打开了车门锁。

    “你怎么来了?”我钻进车里,一股暖流瞬间包裹了我。

    他揉了揉眼睛,声音还带着刚睡醒的沙哑:“想着你肯定没吃晚饭,就过来了。”说着,他转身从后座拿过来一个保温袋,从里面取出两个饭盒。

    “妈今天做了你最爱吃的红烧排骨,我热了热带过来。还有这个,”他打开另一个饭盒,“我下班路上买的你最喜欢的那家小笼包,怕凉了,一路都用保温袋装着。”

    我愣愣地看着他熟练地摆好饭盒,又递过来一双筷子。保温饭盒的盖子打开时,热气一下子模糊了我的眼镜。

    “你等了多久?”我摘下眼镜擦拭,顺便抹去眼角的湿润。

    “没多久,”他轻描淡写地说,“就两三个小时吧。本来想在车里处理点工作,结果不小心睡着了。”

    我心里一酸。这两三个小时,他本可以在家舒舒服服地躺着看电视,或者早早入睡,却选择在寒冷的车里干等着。

    饭菜还是温热的。红烧排骨的香气在狭小的车厢里弥漫开来,小笼包虽然不如刚出锅时那么酥脆,但依然很好吃。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——从下午六点啃了个面包到现在,确实什么都没吃。

    “慢点吃,”他递过来一瓶水,“别噎着。”

    我一边吃,一边看着他被车窗上的雾气模糊的侧影。认识他七年,结婚五年,这样的场景数不清是第几次了。刚恋爱那会儿,他也会在我加班时来接我,但那时年轻,总觉得这是恋爱中理所当然的浪漫。如今步入婚姻多年,激情褪去,这些琐碎的体贴却越发显得珍贵。

    记得刚结婚那年,我换到现在这家公司,工作压力骤增,加班成了家常便饭。他从来不多说什么,只是用这种方式默默支持着我。有时候是一杯热奶茶,有时候是一份夜宵,更多时候,就是这样安静地等待。

    “宝宝睡了吗?”我问起三岁的儿子。

    “睡了,睡前还念叨妈妈怎么还没回来。”他笑了笑,“我跟他说妈妈在打怪兽,打完就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这个比喻让我忍不住笑了,笑着笑着,鼻子却更酸了。

    去年冬天,我负责一个大项目,连续加班一个多月。那段时间,他几乎天天这样来接我。有一天北京下大雪,我下班比预计的晚了两个小时,走出公司时,看见他的车已经被积雪覆盖了厚厚一层。我跑过去,发现他还在车里等着,手机电量都快耗尽了。

    “你怎么不先回去啊?”我当时又急又气,“这么大的雪,多危险。”

    他却只是笑笑:“答应要来接你的。快上车,暖气一直开着呢。”

    后来我才从婆婆那里得知,那天他其实感冒很严重,发烧到38度多,却还是坚持来接我。

    “你傻不傻?”事后我埋怨他,“生病了就在家休息啊。”

    他当时说的话我至今记得:“就是因为生病了,才更知道在寒冷夜里等人是什么滋味。不想让你也尝这种滋味。”

    车厢里,我小口小口地吃着已经微凉的小笼包,肉汁在嘴里化开,温暖的不只是胃。

    其实婚姻是什么呢?年轻时以为要有轰轰烈烈的爱情、至死不渝的誓言,现在才明白,婚姻就藏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里——是明知会等待很久却依然前来的决心,是保温饭盒里恰到好处的温度,是困得睁不开眼也要确保你安全回家的坚持。

    吃完最后一口饭菜,他把饭盒收好,递给我一张纸巾。

    “饱了吗?”他问,眼睛在昏暗的车里亮晶晶的。

    我点点头,系好安全带。

    车子缓缓启动,驶入寂静的街道。窗外,城市已经沉睡,只有零星几扇窗户还亮着灯,想必是和我一样的晚归人。

    等红灯的时候,他伸手过来握住我的手。他的手很暖,掌心有长期握方向盘形成的老茧,粗糙却让人安心。

    “下次别等我了,”我说,“太辛苦了。”

    他摇摇头:“不等你的话,我在家也睡不踏实。”

    这话他说过很多次,每次我都当是甜言蜜语。但在这个寒冷的深夜里,看着他已经有些泛白的鬓角,我突然意识到,这或许不是情话,而是这些年下来,我们已经成为了彼此生活的一部分,像呼吸一样自然,却也像呼吸一样不可或缺。

    车开到小区楼下,他停好车,却没有立刻解开安全带。

    “对了,”他转身从后座拿出一个小纸袋,“给你买了条围巾,看你那条旧了,这个厚实。”

    是一条柔软的羊绒围巾,灰色的,我最喜欢的颜色。

    “明天降温,记得戴上。”他说。

    那一刻,所有言语都显得苍白。我只是伸手抱了抱他,把脸埋在他肩膀上。他身上有淡淡的烟草味——我知道,只有在特别疲惫的时候,他才会抽一两根烟提神。

    “谢谢你。”我说。

    他轻轻拍着我的背,像哄孩子一样:“傻不傻,跟自己的老公说什么谢谢。”

    但我们心里都明白,这句谢谢里包含的,不只是今晚的晚餐和围巾,更是这些年来的理解、支持和相濡以沫。

    上楼的时候,他走在我前面,脚步有些蹒跚——年轻时打球留下的旧伤,在寒冷天气里总会发作。我看着他微驼的背影,突然想起婚礼上,他对着所有来宾说:“我会一辈子照顾好她。”

    当时觉得这只是一句俗套的誓言,现在才懂,他用每一天在践行这个承诺。没有鲜花和烛光晚餐,有的只是在无数个深夜里,一辆停在公司楼下的车,和车里永远温热的饭菜。

    打开家门,客厅的灯还亮着,他特意留的。儿子房间的门虚掩着,我能听见他均匀的呼吸声。

    这就是我的生活——有加班的辛苦,有不能陪伴孩子的愧疚,但也有深夜里一盏等待的灯,和始终温热的饭菜。它们平凡得不值一提,却是我全部的幸福。

    洗完澡出来,他已经热好了两杯牛奶:“喝了好好睡一觉。”

    接过牛奶时,我注意到他眼里的红血丝。明天早上,他还是要七点起床,送孩子去幼儿园,然后赶在早高峰前到达公司。

    “明天我送宝宝吧,”我说,“你多睡会儿。”

    他摇摇头:“你明天不是还要早到公司开会吗?我送就行。”

    这就是我们的婚姻——彼此体谅,彼此成全。没有谁付出得多,谁付出得少,只是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,给对方最好的支持。

    躺到床上时,已经快凌晨三点了。他很快就睡着了,发出均匀的呼吸声。我侧过身,借着窗外透进来的月光,看着他熟睡的侧脸。

    这个我曾经轰轰烈烈爱过的人,如今已经成了我生命中最熟悉的存在。爱情或许不再热烈,却化作了更绵长深厚的温情。

    窗外,城市依然在沉睡。而在这个小小的家里,有我的全世界。

    明天,生活依旧——他送孩子上学,我去公司开会,晚上可能又要加班。但我知道,无论多晚,总会有一盏灯为我亮着,总有一个人在心里惦记着我是否安好。

    这就够了。真的,这就够了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芒果经典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